多種病毒引致肝臟發炎。每種肝炎病毒有所不同,但各種都以肝臟為襲擊目標。肝臟在身體負責很多重要的功能,例如:潔淨血液、對抗感染、儲存能量。肝炎危害肝臟的正常運作。
肝炎有五大種:甲、乙、丙、丁和戊型。香港最常出現的為頭兩種。乙型和丙型肝炎比甲型更加危險,而此兩種均可發展成慢性疾病。
肝炎患者可能出現以下症狀,例如:發燒、疲勞、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眼鞏膜發黃、糞便呈現淺色和尿液呈現茶色,亦有可能患者根本沒有任何症狀。
乙型肝炎
超過九成成年人感染急性乙型肝炎後能夠清除病毒、完全康復;但在5-10%的成年人中,病毒無法清除,導致慢性感染和肝硬化、肝癌等後遺症。這種肝炎同樣透過血液或性接觸傳播,最普遍感染途徑為性接觸或母親生產期間感染嬰兒,而透過共用針筒的傳播較少。病毒可以透過精液、陰道分泌物和血液傳播。
乙型肝炎潛伏期可長達數月,期間並無病徵,傳染性亦最高。患者可能在未知情的情況下將病毒傳染別人。
乙型肝炎潛伏期一般為120日,亦可介乎45-160日之間。
乙型肝炎潛伏期 ➜ 2-6月
乙型肝炎的初期症狀都不明顯,與感冒症狀類似,包括:輕度發燒、疲勞、肌肉疼痛、頭痛、食慾不振、不喜歡香煙、噁心和腹瀉。當情況變差,皮膚和眼白部分會變黃,同時,尿液亦會變深色(像茶色)。這情況稱為黃疸。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因為多年來都沒有任何症狀,可能不知自己已經受到感染。
如何找出自己是否感染了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的症狀與一般感冒的類似,所以只有透過血液測試才能判斷一個人是否受到乙型肝炎感染。
治療辦法
香港有供應有效疫苗預防甲型和乙型肝炎。自1988年起,香港政府開始為所有新生嬰兒接種乙型肝炎。你應與醫生查詢會否受惠於這些疫苗。
現時沒有任何絕對有效的方法治療乙型肝炎,但能透過藥物來打擊乙型肝炎病毒。治療後就能將病毒載量壓到低於檢測門檻。
亦有研究顯示某些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痊癒者將會終身對此病毒免疫。「乙型肝炎帶病毒者」一詞指一個人的血液內存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長達6個月以上,而該人既沒有任何症狀,也不知自己為帶病毒者的狀況。醫生會進行一連串的對策——如血液測試——以作診症,並會視乎病人情況建議適當的治療方案。